close
舒服的「瓦藍」
在《南風窗》上看到這個論壇,「瓦藍」,覺得有點意思。
一對年青男女,男的原來是記者,叫「別人」;女的原來在證券行做高管,叫「佤藍」, 他們賣掉在城市的房子,跑到雲南的麗江辦了家客棧,開始散漫自由的生活,同時做著助學幫困的善事。他們曾經搞過「大米計劃」,籌集一批大米,讓老師按照住 宿生的名單分配,為了有口飯吃,家長和學生都願意上學了,老師再不必到處「抓」學生。他們說:「量力而行,不勉強。……有人願意擔更多的責任,只要樂在其中;保持自己舒服很重要。」雖然未必能夠感動中國,但這話聽著就是舒服!
和「瓦藍」相熟的「信天謹游」,一個驢友兼義工,2005年接受CCTV記者專訪時有這樣的對白:
記者:那我可不可以理解,您願意做這件事是出於一種愛,出於一種責任呢?
信天:NO,不是責任,不是愛,我高興還不行,我願意還不行,憑什麼還問我願意的為什麼願意,為什麼,我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願意,就是高興,就比如說你為男朋友洗襪子,你願意呀。
記者:會不會覺得有一種壓力把您往那上面去推呢?
信天:沒有,盡心而已,不刻意。
記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您的網名信天謹游代表的不是一個人,我覺得代表了社會上一批有這樣志向,有這樣理想的一批人,挺感動的。
信天: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能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我認為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情。
呵呵,好樣的信天——有自由的生活,有幫助人的心,這就夠了。
(去年在中央級主流媒體聽到的消息,官方彩票募捐的成本超過50%,能真正用在窮人身上的也就15%,怪不得我立馬想到一個詞:心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