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美學(取景要領)
壹、攝影美學範疇探討:
美學家Groce Benedetto:攝影的藝術意味,即是表現了攝影家的直覺、觀點以及他所捕捉住的型態和組合。
一、精神內涵:意即Groce所謂直覺與觀點的部分。
1.創作者本身:(!)創作者對影像的直覺、情感、慾望、感想。
(2)創作者與鑑賞(觀眾)者心靈共感。
2.作品本身:以社會人文的關懷、懷舊的歷史圖騰、宗教信仰的符號‧‧‧等;易於呈現情感抒發、心靈感應、生命體悟的題材,最容易觸動鑑賞者的心靈深處,進而達到心靈共感的境界。然而,作品要能感動別人,就得先感動自己。
二、物質內涵:意即Groce所謂型態和組合的部分。
物質內涵是將創作物(藝術品)傳達給鑑賞者的媒介物,創作者必須利用「視覺元素」,來營造視覺吸引力,進而吸引鑑賞者能深入探討精神內涵,才可能有心靈共感的機緣。因此,精神內涵與物質內涵必須並存於藝術品上;換言之,物質內涵屬於手段,精神內涵才是目的。而物質內涵又可從二個層面來探討:
1.媒材:創作者應掌握相機、軟片(記憶卡)‧‧‧等器材特性與操作技巧。
2.視覺元素:光影、色彩、線條、造型(包括幾何型態)、動感、質感等。
貳、構圖的目的:
將所欲拍攝對象(生活環境)中,最能刺激人類的視覺元素(光影、色彩、線條、造型、動感、質感)配合攝影角度,做最適當的配置,使其達到賞心悅目(美的感覺)及合情合理(有邏輯意義)。
參、構圖的形式:
一、主題原理:單一主體的表現。
二、主題變化形式:
1.黃金律的構成:早期由美學家認定的長方形構成比例。
2.主體的位置:在黃金律構成的「井」字型,三等分法的交叉點,視為「視覺黃金點」。
3.主體的動向與空間:日出而作是為入場,前方延伸空間需大。日落而歸是為出場,背面延伸空間可以加大。
4.直幅與橫幅的視覺感:直--顯瘦高、深遠感。橫--顯寬胖、大場面。
5.地平線與水平線:按照三等分法,重要的主體至少佔2/3以上,次要的至多只能佔1/3以下。
6.反覆與漸層(層次與演進):反覆--單元形體重複出現,圖案式結構法。漸層--由大到小由濃(近)到淡(遠景)。
7.框型構圖法:利用環境與地形地物,造成自然的框,使主體突出。
8.平衡與對稱:主體和畫面空間結構需要平衡與對稱,但是絕對的平衡與對稱,容易產生單調與呆板。
9.比例與對比:比例--面積比例愈大氣勢愈強。對比--虛實對比、色彩對比、冷暖對比‧‧‧等。
肆、構圖的理想:
簡化背景凸顯主題,將鑑賞者的視覺,直接或間接的引導到主要的位置(主體)上。因此,所有的次體(賓體)都是為了引導、襯托或與主體相呼應而存在,他的視覺吸引力不能比主體強;否則應將其淡化、隱藏或去除。
意即: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
-----------------------------------------------------------------------------
卡蒂埃—布勒松論攝影構圖
“構圖”一詞源於拉丁語,其本來意思爲結構、組成或聯結,而在攝影中則是指畫面的安排,確定畫面內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以便最終構成一個統一的畫面整體。這也就是攝影者爲了表達思想內容而創造的整個造型結構,其中包括光與影,線條與色調等造型要素的組合。
http://blog.yam.com/wkj0467/article/13365675
------------------------------------------------------------------
大師構圖五招http://blog.yam.com/wkj0467/article/13366704
迄今最負盛名的攝影構圖大師,也許是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長期的攝影實踐中,他鍛煉出了一雙極其敏銳的眼睛,以至於他拍出的照片常常帶有信手拈來的風格,但卻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構協調的作品。有趣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50mm的標準鏡頭拍攝的,而極少用35mm或99mm等鏡頭拍攝。在攝影構圖方面,布勒松有許多精闢的見解。l952年,他在《決定性的間瞬》—文中指出:
“一幅照片,要把題材儘量強烈地表達出來的話,必須嚴格地建立起形式之間的聯繫。攝影隱含有辨識功能,就是把真實事物世界的節奏辨識出來。眼晴的工作,就是在大堆現實事物中,找出特定的主體,聚焦其上。照相機的任務,只不過是把眼睛所作的決定記錄在膠捲上而己。正如對繪畫作品一樣,對待攝影作品,我們也是將它當作整體來觀看和感受的,而這個整體,我們只須一瞥便可把握。在攝影作品中,構圖實際上就是眼睛所見到的不同元素的同時組合和有機組織的結果。由於內容和形式是不可能分割的,因此,構圖是不可能事後補上的,不可能作爲一種補貼在基本素材之上的事後設想。換句話說,構圖必須具有必然性。
“攝影具有新的可塑性,就是主體運動時瞬間出現的線條所形成的。我們配合著運動而進行拍攝,仿佛運動本身就是按照著自己的預定方式展露著的生命似的。但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有特別的時刻,當這一瞬間出現時,動態進行中的各項因素都處於平衡狀態。攝影的任務,就是要抓住這一瞬間,將其中的平衡狀態把穩,並凝結動態的進行。”
布勒松認爲:“攝影家的眼睛,永遠都在評估出現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須移動1毫米的幾分之一,便可以把線條吻合起來。他只須稍微屈膝,便可以將透視改變。把照相機放置在離主體近一些或遠一些,他便可以刻畫出某一細節——這細節,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賓奪主。然而,對照片進行構圖所需的時間,幾乎是跟按動快門的時間一樣的短,因爲兩者同是條件反射而已。
“有時,你得拖延一會兒,以等待適當的時機出現。有時,你會感到眼前的景物萬事俱備,幾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還缺一點什麽。缺的究竟是什麽呢?也許,有人突然走進你的視線範圍。你透過取景器,追蹤他的行動。你耐心等待著,最後終於按下了快門。你抱著大功告成的感覺(雖然你不知道爲什麽),滿意地離去了。以後,爲了落實這種感覺,你可以把影像印成照片,細心分析照片中的幾何圖形。如果快門是在決定性的瞬間按下的話,你會觀察到,原來你已本能地將某一幾何模式捕捉下來了。要是沒有了這幾何模式,照片就會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氣。”
布勒松指出:“構圖是我們永遠必須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務。然而,在拍攝的那一瞬間,它卻只能從直覺中産生,因爲我們當時是在捕捉稍縱即逝的時刻,而且,它所牽涉到的種種相互關係,都處在運動之中。應用黃金分割時,攝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沒有什麽規矩準繩可以遵循。任何幾何分析,任何將照片之繁化爲線條形式之簡的工作,都只能在照片拍攝沖印之後進行。但是此時所能做的只是於事無補的事後檢查而已。我希望永遠都見不到攝影機的取景器裝上構圖格出售,磨砂玻璃上也不會畫上黃金分割的線條。” 布勒松是十分反對對拍攝好的照片進行任何剪裁的。
他認爲:“對一幅好照片進行剪裁,那就無疑等於將正確的比例關係抹殺掉。況且,構圖差的照片,能夠通過暗室放大機將其剪裁而改爲成功的例子,是絕無僅有的。因爲,這樣一來,當時視覺上的完整結合已不復存在了。關於照相機的角度,已有很多人討論過了,然而,唯一有效的角度,只是幾何構圖上的角度,而不是由攝影師爲了取得什麽效果而俯伏在地上,或做些滑稽可笑的動作所得到的無中生有的角度。”
讓一切保持簡單
很多攝影技法圖書介紹一系列構圖原則,其實這不是什麼好辦法,在實際拍攝中,90%的所謂原則毫無用武之地。長期在媒體工作的經驗告訴我,讓一切保持簡單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最喜歡的方式之一就是很淺的景深,人眼實際上有很強的能力聚焦於被攝主體上並用模糊的背景將其突出出來。通常,這就意味著要把主體與背景區分開來,不過時常是脫焦的背景形成一個框架構圖,反而成為照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圖一是美國一位著名攝影師在幼稚園拍攝的一名4歲大的孩子,他正在跟著老師認識花園中的動物。這張照片簡直就是講解如何讓背景脫焦來提高構圖水準的完美例子:蝸牛在焦點內,但是由於鏡頭(70
通過經常使用、改進、修正和昇華,這種技術就會變得爐火純青,如果你能駕馭這一方法就會發現它十分有用,特別是當你努力想讓構圖變得有趣起來的時候不妨試試減小景深的辦法。
最傻的辦法是將相機舉到眼前來拍攝。好照片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從什麼角度拍攝以及拍攝什麼。最好的照片就是在攝影者發現了最適合被攝主體的角度時產生的,很令人驚奇的是很少有被攝主體適合於在人們站立時的眼平高度(大約1.45-
不知道你注意沒有,大多數世界上最好的攝影師經常穿著粗斜紋布料縫製的工作裝,而他們之中很多人都以此為傲———這可不是什麼巧合,那是因為他們經常需要跪著工作,躺在地上取景構圖也是常事,因為只有常人所未見的視點才有可能創作出出色的作品,以至於有的攝影師不無自嘲地說自己長了一對“女僕的膝蓋”。
圖二是使用佳能G1在美麗的英國牛津大學城拍攝的,當時使用了可旋轉的LCD以靠近地面來拍攝,不會因為要趴在地上拍攝弄髒自己。鏡頭用鵝卵石墊高了5釐米,以便通過超廣角來為照片增加一種戲劇性效果。以我這
我要告訴你的是,當你拿起相機時就要考慮鏡頭的高度。如果你以正常高度站著拍攝,其實也毫無問題,但我個人90%賣出好價錢的照片都是在
使用框架構圖
把觀看者的興趣點留在照片的邊框以內絕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不得不使用各種技術來把觀者的目光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照片內。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製造”一個框架來“框”住目光。圖三拍攝的是一位在兒童遊戲室內的女孩子,我的辦法是將木窗也拍在內———為觀看者游離的目光製造一個心理上的“框子”。由於上下、左右都有木框,這種構圖上的限制最大地滿足了我限制觀看者目光的要求。窗子、門、抽象的形狀、色塊和陰影都可以幫助你完成這個視覺“詭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框式構圖”無論少了哪個方向的“框”都可以,但絕不能少了底部的“框”,否則感覺上會令人不舒服。
其實有很多其他基本規則值得銘記(所有攝影規則都可以被打破,否則就不會有創意存在),比如避免被攝者被畫面邊緣切割或一部分人物肢體被畫面中的框架割裂等,不過,最重要的是防止照片的邊緣出現無關緊要的“零碎”或者照片一角有極為明亮的亮點。 學習攝影,最好的方法第一是去試,其次是犯錯誤,最後是向你犯的錯誤學習。數字攝影的普及使得我們有越來越多機會面對毫無先例可以借鑒的時刻,要敢於利用構圖的基本原理並加以變通,敢於通過實踐把它變成可資借鑒的先例。
有一雙能夠鑒別細節的慧眼
每個人拍攝同一個場景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選擇,即使很多第一流的攝影記者一同去拍攝同一新聞發佈會,攝影記者個體的差異都會使得各個媒體刊發出迥異的照片來,這其實也是攝影之美。
圖五表現了大象眼睛的照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是為了拍攝一組廣告,有另外5名攝影師也在爭奪這個項目。廣告的核心是一隻年幼的亞洲象,創意是舉辦一場面向在校學生的環境藝術比賽並在比賽期間拍攝,我們費盡氣力拍攝了一組包括這只大象、三名小學生和一些油畫顏料、畫架的照片,構圖看起來就像有好多大象一樣顯得十分淩亂。為了把一切都拍攝下來,我們都使用了17
當這張照片最終被報紙排版之後,受到啟發的編輯認為它更能吸引讀者的興趣點,於是也就不再堅持照片一定要把整個故事都拍攝下來的要求。後來,這張照片曾用於很多場合,比如家庭相冊封面、明信片等。
留下給人思考的空間
通常,我喜歡使用比較緊湊的構圖,但這不等於有些被攝主體要“哭著喊著爭奪”空間。有時,前景或後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間,這樣更有助於強調主體。將很小的主體置於很大的空間中,能夠幫助你講述一個故事。如果你將一個人放在照片角落上,能夠暗示寂寞或者攻擊,反其道而行之則可以表現相反的意境。
圖四是一個在一座豪華古宅前的草坪上隨意站著的一個小女孩,正在享受她的自由。照片拍攝於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大約
在照片中環繞孩子的空間充滿了整個畫面,構圖十分簡單,但效果十分具有衝擊力,使得照片有一種神秘感。當然,如果孩子的母親在空曠的左下角就會使這張照片表達的資訊完全相反,但仍然會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但可能內容完全不同。
簡單的照片往往是最有衝擊力的,這張照片也證明:簡單並不意味著吝嗇。
-----------------------------------------------------
攝影構圖教學
攝影構圖教學第一節 形態重疊
形態重疊構成是兩個形態不同的視覺元素,相疊構築的結果,其形態重疊可以是同質、異質相疊,夸張、對比相疊;也可以整體與整體相疊,整體與局部相疊。相疊的畫面圖形即反映一定的空間,有保持畫面的平面性與敘事性,同時包含著認識與聯想的雙重意義,其創作意圖通過形態的重新組合排列,形成新的空間容量和思維延續。
點擊小圖觀看全圖
攝影構圖教學第二節 誇張對比
在圖形構成中所包含兩個以上的視覺元素,夸張某一物象,使之超出原有的比例概念,而與畫面中另一(群)物象形成強烈的大、小、質、量的反差效應,借以改變人們的正常視覺影象,從而達到突出展示某一物象的目的。
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圖形的矛盾空間狀態,二是不同的視覺元素同時處於一個環境或主題中,形成多元素空間狀態圖形結構(形成空間交錯)其構成,視覺元素處於一定的空間狀態,具有一定的透視空間(本小節,沒有找到更好的圖例,湊活看吧)
形態切斷是將其視覺元素分割、打斷,按作者的意圖切斷配列構成。這種形態切斷構成,不是單純的元素羅列,而是有意識的加以組合、配置、構成。
攝影構圖教學第五節 隱形構成
http://blog.yam.com/wkj0467/article/13367283
所謂隱形構成,似形而蔽,含於其中。其隱形借助於實體存在,或是輪廓邊緣的共用效應。隱藏的形態,超越現實空間結構想象促成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表現起來很容易達到一語雙關、一箭雙雕的效果。其構成條件為隱形依附於實形存在,及隱蔽部分結構。
這個構成方法實際上就是圖形視覺元素的替代關係。是畫面中某一局部因素的替代,即減少某一局部因素,增補另一因素,其形、其輪廓大致相互照應,力圖表現雙方在某一層面的內在關聯和形式上的相似,使人們產生心理感應,達到特殊的視覺效果。
VODKA酒廣告
還是VODKA酒廣告,有幾百張不同的偷梁換柱.佩服其創意.
男用香水
2003嘎納廣告節平面獲獎作品,小日的電器廣告
對稱圖形是圖形中最古老的構圖方式,現代圖形對稱構成在形式構築基礎上溶入了視覺心理的感應作用,換句話說,也就是不但純是實形的對稱。對稱的除了一個圖形的正反形態、投影形態等的絕對對稱,還包括相對對稱同量不同質或形態的某一局部。
攝影構圖教學第八節 視覺推移
視覺推移實質上就是視覺元素的漸變過渡。是由一形態過渡到另一形態推移過程中質的變化過程。具有超自然的假想性,借助一定的圖形構築手段在一種空間配置中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空間關係,這在廣告攝影中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Jerry_Uelsmann 攝影大師作品
裙擺向液體形態的變化
斷想空間出其不意
身體溶入液態中
攝影構圖教學第九節 影子效應
強調利用影子這一特殊元素加以變化處理,使其影子效應在某種程度上揭示所表達的圖形主題。在畫面設計中突出影子元素,或在影子形態上、形影關係上有意運用變異手法,可以把同質投影或異質投影的不同角度、不同維度空間和不同事物巧妙地組接,達到心理和視覺的統一。< /P>
《攝影師和夢露》美-伯特.斯特一直想把他和夢露拍在一起,他不能接受平庸的合影做法,於是利用反光玻璃影子,及反光又透光的特性,拍出了這幅照片。
攝影構圖教學第十節 變形構想
將視覺因素----圖形,有意識地加以改變,拉長或壓扁,抽象表現或夸張地突出某一局部,目的就是強調某物象的某一特征,從而顯現特殊的視覺效果。
攝影構圖教學第十一節 趣味
所謂趣味就是在畫面設計中所表達的主題而採取的富有情趣、耐人尋味和發人深省的手段。常採用寓意、比喻、夸張、諷刺、幽默、詼諧和抒情等各種表現手法,不求合理。趣味吸引人們注意,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藝術的感染。
Albert Nolten鞋廣告
这个是低级趣味
攝影構圖教學第十二節 動感
動感即非自然平衡狀態,是兩個靜止形態中間的不穩定狀態,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情緒化特征,可以提昇畫面情感因素,標新立異,強化心理。動感畫面都是瞬間的,具有不重復、不確定的特質。
-----
留言列表